一、综合管理机制
预防与康复结合原则
明确精神卫生工作以预防为主,建立预防、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机制,强调政府主导、部门协作及社会参与。
多部门职责分工
卫生健康部门统筹管理,民政、财政、医保等部门协同推进患者救治救助、康复服务及医疗保障工作。
二、救治救助保障
“医保+救助+财政兜底”机制
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医保报销、民政救助和财政兜底的三级保障,确保患者不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。
特殊群体优先收治
民政部门设立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优先收治特困人员、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中的精神障碍患者。
三、康复服务推进
. “精康融合三年行动”
目标到2025年实现80%以上的县(市、区)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,60%以上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,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。
社区康复资源整合
通过医疗机构、社区及社会组织协作,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3。
四、医疗保障政策
门诊与住院保障
· 将严重精神障碍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,取消起付线,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不低于70%,年度限额≥1万元。
· 住院费用实行“按床日”结算,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≥85%,居民医保≥70%。
药品与项目覆盖
乙类精神疾病药品自付比例≤10%,逐步扩大医保对康复服务项目的支付范围。
五、机构管理规范
机构资质与服务范围
精神卫生福利机构需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,主要服务特困患者,有条件可扩展至社会患者1。
权益保障措施
禁止歧视、虐待患者,强调监护人责任及患者人格尊严保护。
六、特殊群体关爱
贫困患者专项保障
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实行财政全额兜底补助,覆盖医保目录内外费用。
老年人精神卫生服务
优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作机制,强化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与照护衔接。
注:以上政策整合自山东省现行法规及专项文件,涉及民政、卫健、医保等多部门协作体系。
http://mzt.shandong.gov.cn/art/2025/1/24/art_315681_103290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