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,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,有研究表明,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20%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,但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比例不足5%。这一现象折射出老年人对心理咨询的强烈抵触心理,这种抵触不仅影响个体心理健康,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照护负担。解老年人对心理咨询的抵触心理,泰安心理医生提示应该先了解老年人抵触心理咨询的原因。
为什么老年人会抵触做心理咨询?
观念认知偏差
传统观念在老年人心中根深蒂固,他们往往将心理问题视为 “精神疾病” 的代名词,认为寻求心理咨询是一种 “不光彩”“丢人” 的行为,会遭到周围人的异样眼光。在他们的认知里,坚强独立地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,向他人倾诉内心烦恼是软弱的表现。
对心理咨询缺乏了解
大部分老年人对心理咨询的概念、方式和作用知之甚少。他们不清楚心理医生具体是做什么的,以为咨询就是单纯地聊天,无法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。而且,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保密性原则也存在疑虑,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泄露出去。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他们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。比如,有的老人认为心理咨询和医院看病一样,需要吃药打针,当得知只是谈话交流时,便觉得不可靠。
过往经历影响
部分老年人可能有过一些不愉快的类似经历,从而对心理咨询产生抵触。比如,曾经向身边人倾诉烦恼,却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,反而被批评指责,这让他们对寻求外界帮助失去信心。或者在一些社交场合中,听到过关于心理咨询的负面评价,这些都加深了他们对心理咨询的不信任感。
如何缓解老年人对心理咨询的抵触心理?
建立信任关系是突破老年人心理防线的关键。心理咨询师应采用温和、尊重的态度,通过日常话题切入,逐步建立信任。在沟通方式上,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,用老年人熟悉的语言解释心理咨询的作用。具体方法上,可以从简单的心理测评开始,逐步引导老年人接受专业帮助。其次是家庭支持,子女应主动了解父母的心理状态,以关心的态度提出建议。社区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,邀请老年人参与,在轻松的氛围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。
缓解老年人对心理咨询的抵触心理并非一日之功,需要心理医生、家庭成员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,从不同角度出发,为老年人提供全面而***的帮助,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,享受幸福健康的晚年时光。